有害书籍同好会

导航:书单/笔记/摘抄,请打相应tag~
欢迎推文及吐槽:)

 

一千零一夜中的历史:哈伦·拉希德与贾法尔,巴尔马克家族|F·U·罗格纳

皇帝我男神啦

转载自S1文史区
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1091620-1-1.html
(出处: Stage1st)


来点轻松的小文吧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有一个类似“戏说清宫剧”中乾隆、和绅和纪晓岚的君臣组合,出镜率非常之高,他们就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维齐尔(宰相)贾法尔和侍卫迈斯鲁尔。在众多的故事中,他们或作为主角配角,或作为讲述者和倾听者;或微服游历于市井江湖,领略世间百态,或正襟危坐于深宫庙堂,纵横捭阖,明察秋毫。

故事里,莎赫扎德(旧译山鲁佐德)不吝以最美好的言辞赞美哈伦·拉希德,仿佛他是人世间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不过在具体表现上,这位哈里发并没有完美得不食人间烟火,他充满正义感又冲动易怒,充满好奇心又有点轻信,是人们熟知的那种童话里的好君王。贾法尔为人处世则机智圆滑得多,但有时为了情节需要,这位维齐尔也会变得很窝囊,尤其在面对哈里发的盛怒,他时常手足无措,听天由命。迈斯鲁尔则是一个没有什么思想和言辞的纯粹的打手,对哈里发忠心耿耿,包办打架、捉人、刑讯和杀人,多数情况下只是空气。

《一千零一夜》插图,微服夜游的哈伦·拉希德,贾法尔和迈斯鲁尔,不知为何要画得如此猥琐 

就如同康熙微服或水户黄门,哈伦·拉希德和贾法尔君臣整日里热衷于隐藏身份在巴格达闲逛,接济落魄的才子佳人,明察暗访平冤矫枉,与文人雅士狎妓听曲,饮酒作乐。当然令人喷饭的荒唐事儿也不少,有一回两人甚至交换小妾进而交流感想,不亦乐乎。在《阿塔夫的故事里》贾法尔在哈伦·拉希德的影响下还经历过一番自我实现预言的奇幻之旅,颇有几分莫比乌斯时空的味道。但是,在212至249夜的《长公主与宰相的故事》单元中,这对君臣一改以往轻松的嘻嘻哈哈,我们看到了一个现实、残酷到与前后文格格不入的政治权谋故事。

这个故事的简略版本在很多严肃的阿拉伯历史书中都可以找到,哈伦·拉希德有个异母妹妹叫阿巴萨,哈伦非常喜欢她,一直没让她出嫁。阿巴萨公主才貌双全,哈伦和贾法尔饮酒吟诗作乐之时很想有她作陪助兴,但伊斯兰教的规矩礼法,女性家眷不能这样随便见外人,哈伦就让贾法尔跟阿巴萨结了婚,堵住悠悠众口。原本说好是名义上的夫妻,不料阿巴萨真的爱上了贾法尔,还跟他生了两个孩子,为避免哈里发龙颜大怒,一直秘密的养在麦加,只能偶尔偷偷相见。

但不幸贾法尔的政敌法德勒、皇后祖拜妲和太子艾敏一党碰巧获悉了这个秘密。他们乘机发难,向哈伦进言,历数贾法尔权势滔天,贪赃枉法,更与阿巴萨一起背叛了哈伦。在盛怒之下,哈伦先处死了妹妹,又命迈斯鲁尔逮捕贾法尔。已经得到风声的贾法尔原打算秘密带阿巴萨出宫,去他势力深厚的呼罗珊(波斯东北至兴都库什山、阿姆河之间的广大地区)起兵造反,但得迈斯鲁尔告知阿巴萨已香消玉殒,贾法尔顿觉了无生趣,也当即引颈就戮。

哈伦还不解气,他杀了两个孩子,又把贾法尔的身体切成两半,和脑袋分别悬挂在巴格达的三座桥上。贾法尔的父亲,哈伦以前的老师、前维齐尔叶海亚,以及贾法尔的所有兄弟,全都被抓到牢里,一直关到死,家产也都被查抄没收。

《长公主与宰相的故事》以血淋淋的bad end结束,但历史的真实又是如何呢?

哈伦·拉希德于786年登上哈里发宝座时,距离阿拔斯革命刚刚过去36年。在这场革命中,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后裔联合波斯呼罗珊人,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旗帜揭竿而起,推翻了倭马亚家族统治的哈里发朝廷。在改朝换代的外衣下,这场运动隐含着以波斯人为主体的新穆斯林对旧阿拉伯统治秩序的反抗,代表更杰出和更古老的文化的伊朗民族复兴 。

但阿拔斯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很快背叛了原先的盟友。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原名艾布·贾法尔,曼苏尔是绰号,意为“常胜”)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开国元勋波斯人艾布·穆斯林,又镇压了拥护阿里后裔的什叶派穆斯林以及波斯袄教徒的叛乱,摇身一变成为伊斯兰教正统逊尼派的掌门人。不过,阿拔斯人终究没法儿洗掉自己身上的波斯味儿,曼苏尔营建的新都巴格达坐落在底格里斯河右岸,与巴比伦、尼尼微、泰西封一脉相承,帝国的政府也与阿拉伯传统大相径庭,更像是萨珊王朝式的。

在曼苏尔时代,“维齐尔”这个带着浓厚波斯色彩的官职首次出现在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舞台,最早担任这个职务的是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此人籍贯巴里黑(今阿富汗巴尔赫),祖上是当地世袭的佛教领袖(“巴尔马克”即为此意),在倭马亚王朝时代被俘虏进入帝国。哈立德与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位哈里发萨法赫(意为“屠夫”,原名艾布·阿拔斯)的交情可谓亲密无间,哈立德的女儿是喝萨法赫妻子的奶长大,萨法赫的女儿也由哈立德的妻子哺乳(既然都有奶为什么要这样多此一举?)。这便是巴尔马克家族崛起的开端。

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早期阿拉伯帝国疆域图,红线处即呼罗珊。阿拔斯王朝建立时,马格里布(北非西部)和科尔多瓦(伊比利亚)两省已脱离 

阿拔斯王朝前期哈里发世系 

曼苏尔死后,哈里发马赫迪聘请哈立德的儿子叶海亚教育皇子哈伦,也就是后来的哈伦·拉希德(拉希德仍是绰号,“正直”)。哈伦的哥哥哈迪在马赫迪死后继位,哈迪想违背父亲的遗旨立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弟弟哈伦为继承人,叶海亚极力抗争,被哈迪下狱。幸而哈迪突然不明原因的暴毙身亡(传说是被叶海亚和太后赫祖兰合谋下毒害死),最终也未能得逞。为了报答他的老师,哈伦·拉希德任命叶海亚为维齐尔,授予无限的权力,他的三个儿子法德勒、穆萨和贾法尔也被大力提拔,平步青云,其中法德勒出任呼罗珊总督,穆萨管理大马士革,贾法尔则在其父退休后继任了维齐尔。

年轻的哈伦·拉希德,也曾是花一样的男纸 

贾法尔和哈伦·拉希德只相差一岁,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大概从很早就建立起来。据说他们过分亲密的关系有某种不道德的嫌疑,被叶海亚看在眼里,老人家很不高兴。但贾法尔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二世祖和弄臣,在公他大力兴修水利,道路和其他公共工程,开办了许多学校和清真寺,他把在怛罗斯战役中俘虏的唐朝工匠组织起来,开办了第一座造纸厂,他还组织很多学者翻译了大量希腊、印度和波斯的科学文化。在私他是一个类似孟尝君和“豪华者”洛伦佐式的人物,贾法尔的豪宅别墅中豢养着数不清的门客党羽,赞助起诗人和音乐家更是一掷千金,由于他的大方,“巴尔马克般的”,“贾法尔般的”成为形容慷慨的同义词。不仅如此,贾法尔本人的口才和文采都享有盛名,又写得一手好书法,还会设计服装,引领时尚潮流。这样的风流人物也难怪会把哈里发的妹妹迷住。

哈伦·拉希德与贾法尔听诗人献诗 
 


 

贾法尔为哈伦·拉希德引荐查理曼的使者 

这样的国之栋梁和亲密小伙伴因为和公主的私情而得罪了恋妹的哈里发而被灭门,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很多历史学家就对这个故事不以为然,贾法尔的失势,巴尔马克家族倒台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穆斯林妇女所享有的自由远非后世可比,严格的深闺制度和两性之间的隔离是直到十世纪末期,才变成了普遍现象。在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初期,贵族妇女在国家政治事务中颇有势力,还经常走上战场,指挥作战。在文艺社交场合,她们或以演奏、歌唱和诗文与男子竞争,或开办沙龙,让广大骚人墨客为之拥趸。

因此,如果只是为一起玩乐的缘故,哈伦·拉希德根本没有必要想出让妹妹阿巴萨和贾法尔假结婚这么个馊主意。要知道,哈伦的母亲赫祖兰,哈伦的妻子祖拜妲和他的另一个妹妹欧莱雅都是当时宫廷和文艺圈的名流。据说,就是赫祖兰发明了装饰珠宝和脚镯一体式的女鞋;欧莱雅为了掩盖自己太高的额头,或是上面的某块胎记,也发明了坠着珠宝的女帽,这些很快都被文人雅士们传扬出去,女性竞相效仿成为当时的时尚。

不过,《长公主与宰相的故事》的情节也不是全然虚构,贾法尔的政敌们对他和巴尔马克家族只手遮天,骄奢淫逸的攻击是丝毫没有夸张的,这样权倾朝野又富可敌国,还拥有一支私人部队的利益集团不可能不招致专制君主的忌惮。故事中提到的叶海亚·伊本·阿卜杜拉事件也是真实的:什叶派的造反领袖叶海亚·伊本·阿卜杜拉被贾法尔的兄弟法德勒设计捉住,监禁在巴格达的宅第中,但身为波斯人本就倾向什叶派的法德勒后来竟然不得哈里发的批准,就私下把他给放了。这些事已经足够让巴尔马克人掉脑袋了。

再来看看贾法尔政敌的组成,皇后祖拜妲是哈伦·拉希德的堂妹,正统的先知家族苗裔,她的儿子艾敏更不必说,宫廷总管法德勒·伊本·拉比是麦地那出身的一个被释奴的后代;而巴尔马克家族是呼罗珊人,他们支持的皇子马蒙也是一个呼罗珊女奴所生:帝国传统阿拉伯和圣裔贵族与新晋的波斯人势力就这样展开了较量。

巴尔马克家族倒台了,但波斯的力量并没有瓦解。805年,就在贾法尔·伊本·叶海亚被处死两年后,呼罗珊地区叛乱蜂起。809年哈伦·拉希德带兵镇压途中因病身亡。继承了哈里发之位的艾敏和管理着呼罗珊的马蒙旋即展开了内战,结果不出所料,柔弱的艾敏兵败身死,马蒙最终获得了胜利。具有象征意味的是,当新哈里发马蒙和他的呼罗珊军队开进巴格达时,居民们惊讶的发现阿拔斯人的黑旗不见了,马蒙和士兵们的衣服、头巾,甚至长矛上飘扬的标旗,都是波斯萨珊帝国的传统色绿色……从这一刻起,阿拉伯帝国再也不是阿拉伯人的帝国。





评论(1)
热度(77)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有害书籍同好会 | Powered by LOFTER